3/11/2012

生食肉?!


「如果   命運能選擇」......「天與地」的熱潮雖然已經冷卻了,但戲中的一幕,由以前到今天都是世人在爭議的 : 在這樣的情況下,你會選擇吃還是不吃 ? 面對著血淋淋的肉,你有勇氣放入口中嗎 ? 但世上竟有人大讚就是血水才令肉汁更可口......真的嗎 ? 今次就是想跟大家認真正經的討論這個世人爭議過百年的問題。

可能看到這裡,已經有人不禁聯想到人吃人的噁心畫面,嗅到血腥的氣味,準備離開.....先等一等,我是在說「天與地」中比人肉出現得更多的食物------牛扒  (相信大家提起「天與地」都是覺得整套劇都是人肉吧)   。「吃人肉」這個關乎道德的問題我沒膽量及胃口討論,想討論「人吃人」的問題去重溫「天與地」吧。我還是介紹一下牛扒算了。

 我剛剛提及世人爭議過百年的問題,就是吃牛扒時要求3成熟還是全熟的議題,選擇前者會被批評是變態,選擇後者會被責備遭塌食物。如果你有吃牛扒的習慣,你會選擇幾成熟呢 ?

事實上,吃牛扒真的不能全熟的。全熟的牛扒在外觀、氣味及味道上都已經不能接受。試想想,一圍內外都是全深啡色的肉,隱約散發著陣陣燒焦的氣味,咬在口中,彷如在嘴嚼橡皮膠一樣,味道只得肉味,並無鮮嫩、多汁、口感可言。即使是一塊頂級的澳華利牛扒,煮成全熟都只不過是一塊用來BBQ的劣質牛扒......如果你是吃全熟的朋友,得罪都要講句,全熟食法的目的只是想看不見血水而已,卻埋沒牛扒的鮮味,浪費了養牛人的一番苦心,負了牛隻逝世的意義。是時候要改變一下了,不要燒焦每一塊可以令你回味無窮的鮮嫩牛扒吧。


牛扒最佳的食法真的是半生熟,甚或是生多過熟,3-5成才是牛扒真正的味道。其標準就如左圖或是上圖的牛扒一樣,外褐內紅,只是牛扒的表皮是熟了,而當你用刀輕輕一切  (當然把刀要夠利先可以輕輕啦)  ,內層的肉是紅色的,少少的血水隨著肉被切開而滲在碟上,此刻你只是用眼看,都可以感到甚麼才是真正的鮮嫩。放入口中,肉質鬆軟有彈性,堅脆的表皮包著滑溜溜的肉,鮮味與肉味一湧而出,而那些血水在口中流轉是散發著鮮甜的味道,並無絲毫的血腥味,不管你整隻牛都吃下,也不會覺得膩。吃牛扒是要連肉汁血水一併吞下的。不過最上圖中,陳豪吃的那塊肉的血水肉汁就多得有點過份了,應該是誇張了的效果,不過肯定是極具鮮味與口感一流。  



但要提提大家,如果是鐵板餐的牛扒,要留意生熟的程度,因為鐵板的高溫會令牛扒多熟一至兩成左右,故想吃鐵板牛扒7成熟,那落單時就要叫5成了。

各位留意 : 喜歡生多於熟的牛扒,喜歡血水肉汁的鮮味,這並不是變態恐怖,是對肉味的追求而已,亦不等於會吃人肉。




圖片來源 : 
TVB劇集「天與地」
http://www.dodocook.com/recipe/532
http://cnn-focus.blogspot.com/2012/02/blog-post_8468.html



1 則留言:

  1. 講真、牛呢家野七成熟已經係極限、
    係要有少少生先好食

    再者, 魚都係成日咁食架啦 :o)

    回覆刪除